淮旅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的读者都不是普通人 > 第172章 首次下墓
  午饭过后。

  吕芳本来想要安排李振国一行人休息一会。

  这当然不是照顾两个三十岁的和陈志远三个年轻人,这是顾忌到李振国的年龄大了,再加上之前一起共事过,知道他中午饭后有休息一会的习惯。

  谁知道这次李振国却是一反常态的提出了直接下墓看看的请求,这是吕芳所没有想到的。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这全都是因为陈志远的功劳,吸收了李振国体内的死气,让他的身体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吕芳也只是迟疑了一番后才答应下来。

  他们本来就要组织人员下去继续探查,能有李振国等专业人员的加入就更好了,所以她也就没有拒绝的道理。

  如果不算上次在居民楼下面发现的那个古墓,这次是陈志远第一次真正的下古墓,还是这种大型古墓。

  他对古墓的认知还都停留在悬疑小说当中,说是古墓之中如何如何的危险和诡异,更可能有什么僵尸。

  但现实之中却是恰恰相反,除了进门和最外层有些危险外,进入到古墓内部基本上就没什么危险。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尽量不要破坏古墓里的古董,毕竟这些古董可能在这阴暗潮湿的环境之中存在了几百上千年之久,很容易损坏。

  如此之下,才特意请了李振国这些有着文物修复方面的专家过来帮忙。

  古墓是建在了一处山脚下,直接把山脚下面的岩石给挖空了不少,因为在考古队的初步探查之下就有不下七八个墓室,所以才说是大型古墓。

  这要是放到现在来说当然不算什么,但这要是放到上千年之前的古代,能修建出如此规模的古墓,肯定非富即贵。

  所以说是大墓一点都不为过。

  在陈志远还没有进入古墓时,就已经感受到古墓之中存在的死气,虽然不能和技术学院旧址中的浓郁死气相比,但也不可小视。

  从此,陈志远就能够判断这古墓肯定有不少人员陪葬,否则不可能有这么浓郁的死气存在。

  陈志远和其他人一起,穿戴好专门的衣服和防毒口罩后,就开始了慢慢的进入到了古墓之中。

  本来陈志远还有些担心和他一起下墓的这些人会收古墓之中死气的侵体,从而产生幻觉,危及生命。

  但没想到的是,考古队员们所所穿戴的衣服和防毒口罩,竟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死气侵体,让人们可以短暂的在充满死气的墓室中活动。

  这个发现立马把陈志远的兴趣给勾了起来,但现在不是研究防护服和防毒口罩的时候,只能耐着性子等有时间再来探查。

  同时也对这只这只专业的考古队产生了兴趣,果然是术业有专攻,在不了解死气的情况下,还能做出可以减缓死气对普通人的侵体,这让陈志远很是佩服。

  看来即便是普通人也不可小视,毕竟这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虽然地下的墓室,被考古队的人已经探查了一遍,但李振国和他所带来的两名学生还是头一次来,就开始对逐个墓室进行探查。

  李振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竟然没有来以前那种吓到墓穴之中的阴冷感,而是像在地上逛平常人家的房间一般。

  好在他很快就被眼前墓室的景象所吸引。

  墓室修建的十分规整,一条主墓道的两侧有着多个墓室。

  左右墓室都是相对而建。

  前两个墓室之中都没有陪葬品,都是一些奴隶或工匠们陪葬的骨骸,每个墓室都有二三十具之多,让头次看到的陈志远也是有些吃惊。

  但李振国他们对这种古代陪葬的事情都已经见怪不怪,看墓室中的这些骨骸就像是看到路边的摆摊卖东西的一般,毫无波澜。

  因为前两个墓室都是陪葬骨骸的缘故,李振国并没有多做停留,毕竟他的工作是保护古墓里的文物,而这些骨骸会有专门的人来收敛。

  从第二个墓室开始,就出现了大量的陪葬物品,大多都是一些器皿类型的瓶瓶罐罐,在当时都不是多么贵重的物品。

  但能存放到现在,每件都价值连城。

  通过之前吕芳考古队的初步判断,这个大型古墓很可能是一千多年的唐朝。

  这是从古墓的样式和陪葬物品的风格等因素综合得出的结论。

  具体是唐朝的那个时期,还需要把古墓之中的古董全部挖掘后,通过古董来推测,或是通过墓主人的身份来判断。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眼前的情况还是要尽可能的把古墓之中的古董都完好无损的挖掘。

  李振国教授带过来的另外两名学生,一个记录,一个就统计,看来是先要统计完古墓中的所有古董,之后再进行有计划的挖掘。

  估计这种事情已经都轻车熟路,所以在李振国教授还没有吩咐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展工作。

  李振国则是没有管这两人,而是带着陈志远继续沿着墓道向里走。

  下两个墓室,依旧是大量的陪葬品,但这里的陪葬品已经在当时有着一定的价值,根本不是普通人所能拥有的。

  这对判断古墓具体年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这些东西都时当时社会比较流行的东西,不似那些生活器皿之类的东西那样普遍,往往都带有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

  就如用来喝茶的碗,唐初的碗深腹、直口、平底,较多保留隋碗的造型。另一种碗近似钵形,但体积小,器壁一般较厚重。

  唐代中期,开始出现一种身浅、敞口外撇、玉壁形底足的碗。

  晚唐以后这种碗式大量出现,碗的胎壁从厚重逐渐转趋轻薄,从玉壁形底向宽圈足方向发展。

  这种碗式的流行,与唐代饮茶之风盛行有直接关系。

  所以才能从古墓之中陪葬品看出墓主人所在的具体年代。

  李振国因为对下墓这种事如家常便饭,再加上身体变好,并没有感觉到古墓中的阴冷,就便看便给身边的陈志远简单的解说起来。

  有时候还会考教陈志远两句面,都无一例外的都对答如流,这就让李振国对他更加满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