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红歌的力量 > 第10章 《十送红军》
——唱出军民血肉深情

《十送红军》是一首表现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深情的歌曲。经历了五次反围剿之后,中国革命陷入了低潮。工农红军被迫撤离江西井冈山根据地,告别父老乡亲北上长征。悲歌送壮士,泪别送红军。《十送红军》的旋律优美流畅、歌词情真意切、意境哀婉动人。整首歌曲饱含深情,感人至深,仿佛穿越时空,又把人们带回到那难忘的战争岁月。

(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数次严酷的“围剿”。作为中央苏区的江西地区,是敌人围剿的重点,一时间战事频繁。党和红军紧紧依靠苏区人民群众,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多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而,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只要红军一走,白军一来,除了地主之外,当地的群众没有一个能够逃得掉。凡是家里有人当红军的,家属都要受牵连;凡是当了赤卫队的老百姓,都要被杀头。可是,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又不能和敌人硬拼,红军采取了游击战术,不得不经常转移。在江西当地,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自发地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有时一边送一边唱,祝福他们一路平安,胜利归来。有许多表现老百姓和红军惜别之情的民歌在当地流传,这些歌曲不仅数量多,而且民间特色很浓,美妙动听。

《十送红军》切合了革命战争的历史背景,又具有浓郁的江西韵味,很长时间以来被认为是江西民歌,甚至被认为就是送红军长征流传下来的民歌。其实,《十送红军》是解放后由专人作词谱曲创作出来的一个音乐作品。

1960年,根据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演唱革命历史歌曲的指示,空政文工团决定创作大型歌舞《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派出歌舞团团长汪洋,词作家张士燮,作曲家朱正本等人,来到江西采风,为歌舞创作做准备。他们通过参观革命遗址,走访老区群众,了解了当年人民和红军的血肉深情,了解了群众唱歌送别红军的情景,搜集了大量流传在江西地区的各种版本的送红军歌曲。江西之行,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

回到北京后,词作家张士燮负责剧本创作。当他写到第四场红军长征时,感到需要有一首歌曲来表达根据地人民群众送别红军时那种依依惜别、恋恋不舍的心情,从剧情结构上才能把第三场反“围剿”的戏衔接起来。张士燮把自己搜集到的多首有关送红军的江西民歌综合起来,形成了《十送红军》的歌词。

作曲家朱正本看到歌词后,被深深打动,主动接受了谱曲的任务。朱正本从在江西搜集的民歌《送郎当红军》中寻找到了音乐创作灵感,把心中积蓄的丰富感受都融入了曲谱当中,不到一个小时便完成了创作,当谱到“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朱正本在《送郎当红军》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加工,又借鉴了西洋音乐回旋曲的形式,把六段歌词谱成每段不同人声、不同曲调,并多次变化,达到了情真意切的效果。一个完美的音乐作品《十送红军》就这样诞生了。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张士燮(1932~2007),天津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中国轻音乐学会首届常务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歌曲》月刊编委。著有歌词专集《蔺草集》,歌词《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社员都是向阳花》、《十送红军》、《秋收起义歌》、《农友歌》、《银球飞舞花盛开》,参加创作大型歌舞剧《长山火海》、《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音乐舞蹈史诗文学剧本《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和大型歌舞《光明赞》、《名舰忠魂》等。创作歌词数千首,其中近30首歌曲获全国、全军各种奖项。

曲作者:朱正本(1928~ ),安徽凤台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文艺工作,开始写歌曲、小歌剧。先后创作大型合唱曲舞蹈音乐、歌舞剧音乐、大型歌剧、小歌剧、电影音乐二十余部,与他人合出了两本歌曲集,发表歌曲两百余首。其中《十送红军》、《送郎当红军》、《银球飞舞花盛开》、《学习那英雄的解放军》等,都曾在全国流行。还曾创作歌剧音乐《忆娘》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创作一等奖。

《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完。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

咱们穷人掰,

紧紧拉住红军手,

红军啊!

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

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

鸿雁(里格)能够捎书信,

鸿雁(里格)飞到天涯海角。

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

捎信(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十万百姓泪汪汪,

恩情似海不能忘,

红军啊!

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

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高台(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二)

《十送红军》的歌词以叙事为基础,借叙事来表达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成功的强烈期盼。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尽管一送、三送、五送、七送、送了又送,但层次分明,富于变化,每段最后一句的结尾,仿佛是下一段唱的开头,如巨龙盘旋,前呼后应,首尾相衔。

《十送红军》的旋律有一个主体(A)和两个变体(B与C),从而构成ABABACA的结构形态。各段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采用回旋曲式手法,形成整首歌曲的统一风格。同时,每段旋律又融进独具特色的音乐因素,使各段之间又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在每一段的旋律运行中,多以短句的形态出现,并且在短句的后面予以停顿。尽管在短句间歇时有短小的间奏穿插其中,然而从整体上,它依然给人以抽噎的感觉,在情绪上难脱压抑、沉重的印象。统观全歌,其音乐情感是留恋、期盼、祝福、深情等多种情绪融为一体的。

(三)

1960年秋,《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在中南海怀仁堂首演。周总理、朱老总和共和国的许多元帅、高级将领,欣然聆听了音乐会。刚刚面世的《十送红军》反响热烈,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的夫人,竟情不自禁地上台与演员一同跳了起来。

1961年“八一”建军节,《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开始在北京中山音乐堂公演,盛况空前。《十送红军》一亮相,就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尤其是亲身经历过战争的老同志更是连声叫好。此后,《十送红军》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放,被各大报纸、音乐刊物争相刊登,被各大文艺团体反复排演,很快在全国流行起来,并且久唱不衰。

《十送红军》问世50多年来,以其情意笃真、缠绵悱恻,感动了千万群众,成为红色经典歌曲,至今为人们所喜爱。

21世纪之初,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长篇电视剧《长征》,贯穿全剧的主旋律便是《十送红军》,宋祖英的出色演唱,深深地感动了千千万万的电视观众。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年,刘亚楼司令员为突出老区革命传统,要求《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必须都是历史歌曲,不要另写新歌。为了避开创作痕迹,《十送红军》署成了朱正本、张士燮“收集整理”。直到2001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长征》,把《十送红军》作为贯穿全剧的主旋律,剧中才恢复了词曲作者张士燮、朱正本的署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