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红歌的力量 > 第23章 《红梅赞》(1)
——感天动地的傲雪之梅

《红梅赞》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曲。《红梅赞》不但刻画了以江姐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为了崇高的理想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光辉形象,还生动展现革命斗士先烈们不屈不挠、顽强刚毅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歌颂了红岩群英的铮铮铁骨与浩然正气。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阎肃(1930~ ),剧作家、词作家。河北保定人。1949年开始从事部队文艺工作,曾在西南军区文工团、空军政治部歌舞团工作多年。主要作品有歌剧《江姐》、《忆娘》、《特区回旋曲》、《党的女儿》,京剧《红灯照》、《红岩》、《年年有余》,独幕歌剧《刘四姐》,优秀歌词代表作品有《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雾里看花》、《化蝶》等。

曲作者:羊鸣(1934~ ),原名扬明,作曲家。山东长岛人。1947年参军并从事文艺工作,1956年毕业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曾任空政歌舞团创作员、艺术指导。代表作有歌剧《江姐》、《忆娘》、《刘四姐》(均为合作)。歌曲作品有《我爱祖国的蓝天》、《山歌向着青天唱》、《人民,战士的母亲》、《让军旗告诉国旗》、《晨风吹过机场小道》等。著有《歌剧中戏剧与音乐的关系及其他》等学术论文。

曲作者:姜春阳(1930~ ),作曲家。山东莱阳人。1948年参军并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后长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工作。代表作品有歌剧《江姐》、《刘四姐》(均为合作);代表歌曲作品有《军营男子汉》、《节日到来了》、《东风进行曲》、《我飞在祖国的天空》、《歌唱革命老英雄》、《青年,青年,早晨的太阳》、《幸福在哪里》等。

曲作者:金砂(1922~1996),作曲家。重庆铜梁人。新中国成立前毕业于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曾任空政歌舞团创作员,江苏省昆曲剧团作曲、编导。作品有歌曲《打到西南去,解放全中国》、《家乡的龙门阵摆不完》、《牧羊姑娘》、《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等,歌剧《江姐》、《绿之恋》(均为合作)等。

《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

(一)

20世纪60年代,我国诞生了一部经典歌剧——《江姐》。

这部歌剧根据小说《红岩》改编,上演于1964年,主要故事内容为全国解放前夕,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重庆,中共地下党员江姐(原名江竹筠)带着中共四川省委交付的重要任务,离别重庆,奔赴川北。途中惊悉丈夫牺牲的噩耗,抑制巨大的悲痛,投入对敌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她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在重庆解放前夕,英勇就义。

歌剧《江姐》的走红,得益于深刻的思想内容与精湛的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其中,音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主题歌《红梅赞》,更可称为点睛之笔。

《红梅赞》是歌剧《江姐》中第一场的第四曲,它不但在全剧中多次出现,而且为江姐的形象奠定了概括性的音乐基调,成为全剧的音乐主题。

歌剧《江姐》剧本初稿的创作仅用了18天。当时,一摞厚厚的剧本摆放在空军政治部司令员的办公桌上时,刘亚楼将军意识到,这部作品将有可能成为新中国歌剧舞台的经典。于是,《江姐》被列入空政歌剧团的重点剧目精心打造。作曲由羊鸣、姜春阳和金砂三人完成。该剧分别于1963、1977、1984、1991年四度排演,在这期间,除羊鸣同志自始至终参与,其他参加者还有张以达、胡国宁、朱正本、姚学诚、罗耀辉、徐琛等同志。

歌剧《江姐》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全剧分成7场。该剧的音乐以四川民歌的音调、风格为基础,广泛吸收了川剧、婺剧、越剧、沪剧、杭剧、四川扬琴、清音、杭州与金华滩簧等戏曲音乐和民间说唱音乐的风格与手法,并加以融合和创造,音乐语言丰富,音乐结构以歌曲为主,并运用主题贯穿发展和戏曲板腔体的结构手法,加强了歌剧音乐的戏剧效果。

在刚开始创作《江姐》时,词作家阎肃并没有想创作主题歌。后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提出自己的想法:“我在莫斯科的时候,看过《卡门》等不少歌剧,它们都有主题歌。咱们的《江姐》也写一个好吗?”阎肃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就潜心构思起来。他想,《江姐》的故事既然发生在长江边的重庆一带,歌词应该反映长江这个主题,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写道:“行船长江上,哪怕风和浪……”谁知一交差,剧组人员都默然不语,司令员刘亚楼看了也不甚满意。

这可让阎肃不该如何是好,面对老领导,一时语塞。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忽然,从衣兜里掏出一页稿纸来。大家感到很奇怪问是什么,他说:“上海音乐学院有位同志约我写个歌词,是赞颂梅花的,你们看能不能当主题歌?”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大家拿过来一看,齐声叫好,并说:“江姐烈士忠于革命,坚贞不屈,不就像那傲雪飘香的红梅吗!”刘亚楼更是喜形于色,当场拍板说:“就这么定了。”

《红梅赞》谱成曲后,又交给剧组和刘亚楼审听,获得了一致通过。

(二)

《红梅赞》是一首歌谣体的唱段,句式和全曲的结构都比较方整,曲调朴实婉转,高低音区变化突出,朴实中又具有高亢坚定的特点。《红梅赞》为七声徵调式,歌曲中多处使用八度、七度的跳进音程,使得旋律开阔而有气势。歌曲的素材主要借鉴四川“扬琴”和江南“滩簧”的音调,还广泛地吸取了川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诸多地方剧种的音乐语言加以创作,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清醇的乡土气息,又使得曲调朴实优美,深情而又乐观,充分表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整个唱段的情绪是一气呵成,既爽朗地抒发了江姐崇高的革命情怀,也刻画了江姐忠于革命、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歌剧《江姐》从创作到最终总谱的定稿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数十次较大的修改,前后跨越了将近40年的时间,并且动员了六七位同志参与歌剧的编配、整理。

经过精雕细刻,《红梅赞》终成大器,它在歌剧《江姐》中的运用也十分到位。《红梅赞》作为主题歌,《红梅赞》在剧中先后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江姐准备北上华蓥山时,在重庆朝天门码头独唱的;第二次是彭松涛被害,江姐回忆往事时,《红梅赞》在幕后响起;第三次是全剧结束时以合唱的形式出现。它是江姐和其他革命先烈的一首英雄颂歌,鼓舞和感动了数以千万计的人民群众。在音乐中运用了戏剧的板式并加以变化,在唱腔中运用了戏曲、说唱的一些技法,其成功是全方位的。《红梅赞》至今传唱不衰,被认为是民族歌剧的经典唱段。

(三)

1964年9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在北京第一次演出《江姐》,观众人山人海,座无虚席,这次演出产生了极大的反响。9月6日,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到剧院观看了《江姐》,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10月13日,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了《江姐》,演出结束后,毛泽东上台亲切接见了参加演出的全体同志,说:“我看你们的歌剧打响了,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演嘛!”随着歌剧《江姐》的走红,插曲《红梅赞》以其朴实优美的曲调在大江南北迅速传播开来,喜爱此歌的观众纷纷到文工团索取《红梅赞》的歌谱,《红梅赞》在电台也不停地被循环播放,全国迅速掀起了一股“红梅热”。随后,《江姐》走出北京,从南京、上海一直演到香港,创造了场场爆满的奇迹。

《红梅赞》全曲不长,但却以磅礴的气势展示出隆冬时节红梅不畏严寒、傲雪怒放的品格。它以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节拍,深刻地塑造了女英雄江姐的高大形象,讴歌了她的革命理想、情操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节,进而表现了人们将这些美好的品格化作对红梅的向往和赞颂,更彰显了红梅品格与品质之真谛。红梅,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外柔内刚、刚柔相济,给人以信心、胆识和胆略,以美不胜收让人钦佩、敬仰不已。《红梅赞》正是借红梅来歌颂烈士们凌寒傲雪、努力迎接新春的革命情怀。

(一)

1939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进入到最为艰苦的阶段。在日军野蛮“扫荡”和国民党军队的封锁下,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十分紧张,由于日军对抗日民主根据地频频发起进攻,根据地的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敌后军民的生活面临着极大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争取胜利,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提出发展生产的策略。同年春,毛泽东向陕甘宁边区军民提出“自己动手,生产自给”,“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方针,要求部队一面打仗,一面开展生产运动。1940年2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接着,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也发出《关于生产运动的指示》。于是延安地区的机关、部队、学校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号召,立即行动起来,很快掀起了垦荒种田、植树造林、纺纱织布的生产热潮。同时,边区政府还实施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革生产关系,使边区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同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边区里到处都呈现出轰轰烈烈大生产的劳动场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